截至 2025 年第一季度,全球稳定币流通量已超过 2150 亿美元,2024 年的链上交易量达到 5.6 万亿美元,相当于 Visa 支付交易量的 40%。曾经局限于加密市场的稳定币,如今已大规模应用于真实经济场景,包括汇款和商户支付。它们在跨境金融领域的作用迅速扩大,尤其是在新兴市场,同时 Visa、Stripe 和 BlackRock 等机构的举措加速了其采用进程。随着监管环境的日益明朗,以及新兴竞争者挑战 Tether 和 Circle 等巨头,稳定币正处于重塑全球支付体系的风口。本文将探讨 2025 至 2030 年间,稳定币演变的关键趋势、风险和机遇。
全球稳定币市场概览(2025)
稳定币市场增长迅猛,从 2023 年初不足 1200 亿美元跃升至 2025 年初超过 2150 亿美元。这一增长表明,稳定币已突破加密交易圈的局限,成为广泛使用的数字现金。Tether(USDT)和 USD Coin(USDC)仍然占据主导地位,流通量分别约为 1400 亿美元和 550 亿美元。然而,它们在 2024 年的合计市场份额(约 90%)正逐步被稀释,新发行方正在崛起。
稳定币平均供应量(来源:Visa )
币安注册不了?怎么回事?币安新注册送100美金 https://www.binance.com/zh-CN/square/post/12018388775097
值得注意的是,PayPal 于 2023 年底推出 PayPal USD(PYUSD),香港的 First Digital USD(FDUSD)、Agora 发行的 AUSD、Ethena 的 USDe,以及 TrueUSD(TUSD)和 DAI 等稳定币共同构成剩余的 10% 份额。这些新兴稳定币正通过透明度、合规性或收益分成等差异化策略逐步削弱 Tether 和 Circle 的主导地位。预计到 2025 年底,主要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将推出自有稳定币,从而降低对单一发行方的依赖。
采用与使用情况
稳定币的吸引力持续上升,从用户数量和链上活动均可见一斑。2025 年 1 月,已使用稳定币交易的独立地址超过 3200 万,是两年前的两倍多。这表明,稳定币的采用率正在零售和机构用户之间同步增长。其中,新兴市场用户因高通胀选择数字美元,而加密原生用户则用于 DeFi 和交易。此外,稳定币的使用已超越公链,集中化交易所和托管钱包中也有大量交易。
链上交易量也大幅增长,2024 年经调整的稳定币交易量达到 5.6 万亿美元,而 2018 年仅为 38 亿美元。此数据剔除了刷量交易和机器人活动,显示出稳定币的真实经济用途,如今其交易量已接近 Visa 支付量的 40%。越来越多的交易量来自机构和企业用户,包括企业财资管理、金融科技应用的跨境流动性管理和即时结算,而不仅仅局限于交易所交易。
钱包分布日趋多元化,全球数百万个非交易所钱包持有稳定币,包括商户和储蓄平台。交易规模从个人的小额转账(低于 100 美元)到机构的大额转账(数百万美元)不等。区域数据也反映出这种多样性:在尼日利亚,85% 的加密转账金额低于 100 万美元,表明零售用户和中小企业的广泛使用;而在巴西,超过 100 万美元的大额转账正在增加,表明银行和企业的采用率提升。
增长轨迹(2023–2025)
2020 年后,稳定币市场经历了快速增长,最初由加密交易推动,但在 2022 年 TerraUSD 崩盘后短暂停滞。自 2023 年以来,受实际应用场景和机构支持的推动,增长趋势重新恢复。2022 年至 2024 年,稳定币相关初创公司共获得超过 25 亿美元的风投资金,主要用于合规、跨境支付和收益型稳定币的开发。
一系列企业行动表明市场信心增强。2024 年初,USDC 发行方 Circle Internet Financial 申请在美国上市,计划成为首家公开上市的稳定币发行公司,预计 2025 年完成上市,这将为其提供资本支持,推动 USDC 更深入地融入主流金融体系。此外,Stripe 在 2024 年底以 11 亿美元收购了 Bridge,这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加密货币并购交易之一。Bridge 提供稳定币和区块链支付 API,Stripe 的收购表明其对稳定币未来在支付领域的信心。
银行业的稳定币相关并购活动也有所增加。例如,BNY Mellon 扩大了与 Circle 的合作,以集成稳定币结算。此外,Visa 和 Mastercard 的稳定币结算试点等高调合作进一步表明,该行业正逐步成熟,传统金融机构的参与度日益提高。